丰南城市资讯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攻略

宫斗剧盛行背后的“观众攻略”

<返回
发布日期:2018-08-24 16:57:00 浏览次数:291

暑期临近尾声,姗姗来迟的《如懿传》撞上了收视一路走高、即将迎来大结局的《延禧攻略》。不论是靠全明星阵容、大IP撑场,还是拒绝自带“流量”演员、走反类型化道路,清宫古装剧经过近20年的演变,在这个夏天再度抓住了人们的眼球。从屡屡重播的《还珠格格》到在网络平台播放量突破100亿的《延禧攻略》,打破观众审美疲劳、取得口碑与收视双赢的秘诀是什么?这还需要从艺术创作与受众心理的变化谈起。

“爽剧”迎合观众心理

在中国这个历史文化氛围厚重的国度,影视剧拍摄从上下五千年中取材可谓屡试不爽。近年来,以宫斗剧为代表的一系列古装剧,由于发展出了高度成熟的类型化趋势,每每呈现出现象级的观影热潮。正如澎湃新闻网在《宫斗剧爆红背后:类型化、现实投射以及进退失据的女性意识》一文中所指出的,类型化是观众喜好的一种结果,是“好看”经验的自然积累,是观众和制作方达成的一种隐形共识。这切合了多数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期待视野,并由此保证了娱乐和商业、受众和梦工厂的双赢。

当然,在类型化逐渐成型的过程中,不同剧集对于爱情与权谋这两大主题的诠释也发生着微妙的模式变迁。早期的“琼瑶模式”塑造出爱情神话,风靡一时;不过,现代社会中爱情神话伴随着社会婚恋观的变迁逐渐解体,当人们开始怀疑爱情,吐槽琼瑶剧女主的“心机”和男主的“渣”时,“穿越”言情剧横空出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认为,类似《步步惊心》这种“反言情的言情小说”以一种釜底抽薪的方式缓解了人们对爱情神话幻灭的焦虑,“知其无可奈何而坦然为之,是穿越小说快感机制中最隐秘的内核”。

到了这个夏天,当大部分受众开始对大女主宫斗剧出现倦怠心理之后,以网络爽文为套路的“爽剧”又掀起了影视圈的波澜。《齐鲁晚报》在《<延禧攻略>:取悦职场青年的精神按摩》一文中分析称,不费脑子、怼天怼地、竭尽全力迎合观众的“爽点”,这是表面上“爽剧”讨喜的原因。而回顾当年金庸武侠小说和港剧崛起的背景就会发现,如今内地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与香港当年快速发展成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现代都市,劳碌、紊乱、阶层分化,众人皆有一朝翻身的逆袭梦想的情形,可谓异曲同工。“爽剧”就是取悦都市职场劳碌青年的大型按摩。

宫斗折射女性价值

在收视高升、好评如潮的背后,对各类古装剧的反思从未停止。一方面,除了少部分正剧外,宫斗、穿越等演绎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很大程度上都是披着古风的外衣,根据现代人的好恶讲故事。无怪乎每有古装剧上档,就有考据派挑刺。而在精神内核上,不少热播剧仅仅营造了一个“乌托邦”。所以,《新京报》刊文《<延禧攻略>:“去于正化”的巧妙投机》评论认为,只有对照正剧与悲剧的叩问与探索,才能最终让文艺作品回归现实,产生力量。


热推

推荐

确定